邓州市龙堰乡(原白落乡)座落在邓襄公路南二十里、刁河西河畔,与淅川县九重镇界东十八里的刁河一水相连。据传说,明末清初,龙堰乡王姓蒙古族始祖的祖父、父亲一道从淅川县九重镇九重院斧头庄(镇戏院北30米处)到邓南白落堰垦荒种地。及始祖弱冠,为扩大荒地计,始祖的父亲决定三兄弟成龙、成凤、成鹏分居各地。大始祖成龙住原地白落堰,后迁余湾今歪子街南头;次始祖成凤迁居白落堰西南二里许,后取名为王义庄;三始祖成鹏迁居白落堰东南二里许,后取名为大王庄。

据传说,长始祖(成龙公)的后裔迁至邓州城北,又迁至岳湾(歪子街西南)。长始祖后裔一直不旺,代代单传。但前一长辈去世前,总要告诉下辈遗言:我们是蒙古人,元末明初从大都(今北京)由义王和尚率领逃到邓西六十里下肃里(今淅川九重),明末清初由你们的始祖带领从九重里九重院斧头庄到白落堰垦荒种地。可见岳湾王姓蒙古族辈辈祖先念念不忘自己是蒙古人。长始祖成龙公的坟墓同他祖上一样,葬于白落小学附近。民国时期,有一年清明扫墓时,大王庄秀才王兆玺发现有一年轻人也在老祖坟扫墓,随即问道:“你是哪里人?叫什么名字?”年轻人答道:“歪子街岳湾人,名叫王振山。”王兆玺听后,略一思索,盛怒道:“跪下!”年轻人随即跪下。秀才兆玺公说道:“你想欺祖吗?你祖父名字叫王振山,你也叫王振山?”随后年轻人更名叫王道山。这件事进一步证明了王道山是成龙公的后裔。

次始祖成凤公自迁居王义庄后,世代居住,未搬新处。根据皇清光绪七年春月为次始祖成凤公所立的墓碑碑文看,成凤公去世后葬于王义庄村南,生二子长子建福,次子建禄。建禄,生二子,长子义,次子虎。义生五子。建福生一子瑞,瑞迁居云西,虎世居老宅,去世葬于祖坟。成凤公自六世至十二世无考,但仍代代相沿,子孙昌盛。

三始祖(成鹏公)世居大王庄,至目前,由老三门发展到新六门,人口已繁衍超千人。三始祖谢世后,坟墓位于大王庄村子北面,即刁河大滩南边的坟墓。后老坟的格式为雁翎翅,长高祖和四高祖的坟墓随三始祖老墓,墓地周围种植有数十棵白杨树,枝繁叶茂,很是粗壮。